熊克武:辛亥革命元老,被称为四川军阀鼻祖
川军人物记
——熊克武

熊克武,字锦帆,1885年12月26日(光绪十一年十月二十一)生于四川省井研县盐井湾。祖籍湖南麻阳。其父熊宝周,以行中医为业,有子女八人,生计艰难。熊克武四岁时,其父自教读《千家诗》、唐诗及短篇古文。八岁在熊氏祠 堂读私塾。十岁到廖家祠读书。十三岁,转荣县方家冲但氏家族私塾读书,与但懋辛结成终身好友。老师吴蜀筹,常讲宋末、明初的历史以启迪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1903年春,熊克武考入东文学堂,与但懋辛、刘光烈、戴季陶等同学。这年冬,在叔父熊治宜资助下,他与但懋辛等到日本留学。
熊克武到日本后,先入东京大成中学补习日文,1904年考入东斌学堂学军事。他在东京学习期间,结识了许多爱国志士,读到很多进步书籍,产生了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1905年7月25日,熊克武在东京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孙中山的启发下,他懂得要报国就必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道理。8月19日熊克武入同盟会,20日,于中国同盟合成立大会上被选为评议会评议员,并受孙中山委派去横滨跟梁慕光学习制作炸弹。
1905年11月,日本政府文部省颁布了《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激起了广大中国留学生的愤怒,熊克武积极参加抗议日本政府的行为。为躲避日本政府的迫害,熊克武与刘道一、黄树中、谢奉琦等留学生于12月返回中国。次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1906年冬,熊克武奉命返川展开武装斗争。他先于重庆、泸州等地,后到成都草堂寺召开武装斗争的秘密会议。会后,熊克武化名邱济川,赴重庆、宜宾、屏山、井研、永宁、永川等地联络革命党人,发展同盟会,委派负责人,为武装起义斗争作准备。

1907年10月1日,熊克武和佘英、谢奉琦等在江安、泸州组织武装起义,因事泄失败。随即赴成都,与黄方,杨维等于10月9日举行武装起义,又因事泄失败。熊克武与谢奉琦等人决定于12月13日在宜宾再次举行武装起义,
临期因叛徒出卖,遂连遭三次失败.
1908年春,熊克武、佘英潜往日本东京购买武器,购得手枪三十余支,子弹二千余发,于当年冬天辗转运回四川。其后,他和佘英、曾省斋等人决定于1909年2月10日在广安发动武装起义,由佘英、熊克武率队分别进攻巡防营和州署。熊率队进攻时,署门紧闭,数攻未克,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最后因众寡悬殊又遭失败。嘉定起义,义军遭到清政府的血腥镇压,牺牲达二百余人。熊克武由泸州到成都,沿途冒险探监,安抚烈属。事后于1910年春,离川去上海,转赴香港。
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熊克武参加了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下午五时半,他领着由喻培伦、但懋辛、秦炳、饶国梁等十六人组成的小分队,炸开两广总督署后墙,进督署去捉张鸣歧,然张已闻讯躲避。小分队与清军水师在莲塘街北口,展开激战,最后被敌人分割包围。熊克武在战斗中与大家失去联系,在当地群众和同盟党人的掩护下,辗转到香港会见黄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聚集在上海的四川党人公推熊克武组织蜀军参加北伐。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任命熊克武为蜀军北伐军总司令。3月15日,熊率三营抵重庆。蜀军政府任命熊克武为蜀军第一师师长。4月,所部改称四川陆军第五师,熊任师长,率部驻重庆。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熊克武与重庆国民党人杨庶堪等协谋讨伐袁世凯,成立讨袁军。熊克武被公推为四川讨袁军总司令,杨庶堪为四川民政厅长。熊、杨率部西上讨伐袁世凯任命的川督胡景伊,迅速攻取了永川、荣昌、隆昌、内江等地,直逼泸州。胡景伊一面命川军四个师出兵抵抗,一面急电袁世凯增援。袁速调滇、黔、陕、甘、鄂五省军队援川“会剿”。9月13日讨袁失败,熊克武被迫解散部队。战事刚停,胡景伊布告全国,除将熊克武、杨庶堪列为首犯外,还列出一百零八人,要求“各省都督、民政长……一律按名严行捉拿……”熊克武化名陈颐丰逃到日本东京。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熊克武向孙子中山面述了讨袁经过。孙中山指出此次失败的原因是:党内行动不一致,没有一个通盘计划和统一指挥的领导组织,上级指示不能贯彻;有鉴于此,先要重新改组起义部队为“中华革命党”。并且对熊说:“你要参加,你是四川领导人之一,同时转约其他相识的同志参加”。熊克武对孙中山说:“我自己决定参加,对过去的同志,我可以转达这个意见”。

四川同盟会党人逃亡日本后,对熊克武讨袁失败,多有意见和责难,熊便去南洋追随黄兴。1915年11月为反对袁世凯称帝,熊克武先回上海联络革命党人,后到香港与李根源等出名借款十万元去昆明,参与蔡锷、唐继尧发动的讨袁护国之役。熊克武、但懋辛等于12月19日,随护国军第一支队邓泰中部出发。部队向叙府挺进时,地方团队和旧部纷纷前来请熊收编,熊被护国军总部委为四川招讨使,护国战争胜制后,委熊克武为第五师师长和重庆镇守使。1917年,刘存厚与滇军罗佩金、黔军戴戡两次在成都巷战,熊克武不愿糜烂地方,未出兵参加混战。
孙中山于1917年11月18日发出大元帅令,宣布讨逆护法缘由,12月13日熊克武在重庆通电拥护护法。1918年1月9日熊就任四川靖国军总司会,与滇、黔军联合对付北京政府在四川的督军刘存厚。2月25日,熊军攻克成都,刘存厚败退陕南。26日,熊克武通电,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兼摄四川军民两政。四川督军蔡锷因病辞职,熊就任四川督军后,主要做了四件事:一是整顿纸币,在熊克武主持下自1919年1月开始至1922年1月底,原发行的濬川券、云南中国银行券等,被收缴、被收毁;二是,他重视教育和实业。熊克武指定糖、肉税收充实教育,实业经费,交通为实业之先导,决定以兵工修马路。钢铁为制造机械,指定重庆铜元局为厂址,进行制炼。三是关于边防事项,因涉及西藏问题、特定烟、酒公卖税,充实边防军饷源,以坚守边防。四是由于战争频繁,收养残疾军士,抚恤阵亡官兵,同时对人民受灾最重地方,犹应分别赈济,以免流离失所。
但是,熊克武在整编川军时,对石青阳、黄复生、颜德基、卢锡卿等民军限制、排斥,对省长杨庶堪的职权也多加限制,未能很好合作,促使内部矛盾激化。这便给唐继尧侵川造成可乘之机,滇督唐继尧联合吕超及石青阳、颜德基、卢锡卿、黄复生等武装倒熊。战争初期熊部败阆中。1920年5月熊克武重新整编部队:委但懋辛为第一军军长,刘湘为第二军军长,刘成勋为第三军军长;并联合退居陕南的刘存厚共同对付吕超等部和滇、黔军。8月31日,孙中山原定到重庆设立政府,后因熊克武联合刘存厚反攻成都,计划破灭。孙中山8月23日致电川军师长颜德基:“闻听川局复变,甚诧!熊(克武)、刘(存厚)勾结,何以竞未防及?……。”9月,熊、刘部攻占成都,10月攻占重庆,滇、黔军退出四川。
12月,在熊克武倡导和支持下,川军将领宣布四川自治,既不服从南方政府,也不受北京政府的任命。但四川熊克武、刘湘、刘存厚、刘成勋等四大势力不能相容。熊克武联合刘湘、刘成勋以武力驱逐刘存厚于川陕边境。1921年7月2日刘湘就任四川总司令兼省长。刘湘、能克武两军对峙,为缓和矛盾,刘、熊两军援鄂共谋出路。8月,熊、刘出兵湖北,12月被吴佩孚击溃。一军(熊)、二军(刘)的矛盾激化,川战重开。1922年5月,熊的一军与刘成勋三军联合击败二军,刘湘下野。杨森被赶逃到鄂西,刘成勋被推为川军总司令兼省长。熊克武欲以武力统一四川,1923年3月熊克武联合刘成勋、赖心辉部攻邓锡侯、陈国栋、田颂尧等部,吴佩孚见四川内讧急命北洋军援助杨森回川。熊克武这时派王子骞前往广州面见孙中山,取得孙中山谅解,派吕超、石青阳回川与熊克武合作。6月,委熊克武为四川讨贼军总司令,结果,熊部被杨森、刘湘、袁祖铭等击败,熊克武率部于1924年春出川,经贵州到湖南常德。
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熊克武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7月,广东军政府委任熊为建国联军川军总司令。9月,对部队进行整训,并建立“随营干部学校”,熊兼任校长。11月12日孙中山北上,临行时用英文写了密信交熊说:“余此次北上,讨论南北统一大计,阻力很多,前途未可预料,但无论如何,仍需以武力为后盾,你为我党老同志,必须深明此意,望即将所部集中武汉一带,相机行动”。
1925年1月,熊克武派但懋辛等与河南督军胡景翼商定,会攻武汉。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北京,4月10日胡景翼暴病身亡,使进取武汉的计划落空。这时,湖南省长赵恒惕倒向北方,决定以武力驱熊。为了参加北伐,熊克武率三万之众,8月到达广东连山、连南、阳山一带。廖仲凯、苏俄顾问鲍罗廷到熊部劳军。9月熊克武到广州。汪精卫、谭延闿、蒋介石为夺熊的几万部队,于10月3日捏造熊勾结陈炯明,图谋颠覆广东政府的罪名,以开会为名扣捕熊克武及余际唐.喻培棣等人,囚禁于虎门炮台。熊克武写信给川军建国军官兵:“因讨贼,来粤率北伐,既出此结果,影响全体官兵,很痛心。我自辛亥至今,均服从政府、中山先生,此次来革命策源地,只听政府收编。如编遣则归田养亲,勿越轨行为,危害地方,失我们的初衷”。
1927年3月29日,在各方舆论压力下,蒋介石被迫释放熊克武。出狱后,熊克武经香港转上海治病,向全国发表“启事”。“我以幽居,承当地英贤及海内外同志关注,敦促或电疏解,或奔走斡旋,现经赐环,不能一一致谢,不胜感激”。蒋介石、汪精卫当面请熊继续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熊克武从此坚持反蒋。1930年6月25日,熊克武来到武汉,正值蒋、冯、阎中原大战,蒋介石急以亲笔信交熊“国难方殷、正是需用人才之际,兄为川籍领袖有年,何不揭竿而起,召集旧部,振臂一呼,而讨叛逆,拯中央之垂危,奠国都之平安。并望兄竭诚拥护中央,弟以全力负担军实,国府任兄要职,镇摄鄂西各地”。熊克武拒绝蒋介石的拉拢。

抗战开始,熊克武在重庆任国民党国防委员,对前方抗战提出积极建议。1939年返成都北新街住宅, 就有宪兵站岗。熊克武知道蒋介石对他不放心,便与朱之洪潜心编《四川国民党史》,暗中与刘文辉,邓锡侯等联络,抵制蒋介石在四川的独裁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熊克武与但懋辛在重庆联络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1949年7月1日,熊克武与刘文辉等各界人士,在成都组成“川康渝民众自卫委员会”,熊任主任委员,积极进行反蒋活动。1 2 月,与刘文辉等策动川西起义。12月25日,由熊克武领衔,在成都市内贴出布告,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熊克武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1年5 月, 任“民革”川康临时工作委员会召集人。10月,任全国政协委员。1954年9月1日,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不久,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连续当选为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1956年在民革中央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民革副主席。1966年11月,任“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70年9月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5岁。

供稿,闲人
2024年7月 日
资料来源:《四川近现代人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