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战英雄孙玉国,5年33岁升至军区副司令,42岁成副厂长
他是珍宝岛反击战战斗英雄,当时连长的他组织击退苏军进犯,主席罕见站起身为他鼓掌,与他握手,5年后,33岁的他官至军区副司令员,然而42岁又正团转业,当上了工厂的副厂长,后来成为著名的企业家。这是怎样的一位英雄人物呢?不妨我们一起走进孙玉国的人生!
一、战斗英雄
孙玉国,1941年出生在沈阳市,17岁成为沈阳冶金机械厂工人,20岁参军成为一名炮兵。22岁开始,孙玉国在黑龙江多个边防站工作,历任文书、司务长、副指导员、副站长等职。
珍宝岛是东北三江中乌敌里江的江中小岛(0.74平方公里大),主要位于该江主航道中国境内一侧,按照国际惯例和历史法则,珍宝岛属于中国领土。
20世纪60年代时,我国和苏联的关系逐渐从友好变为恶化,苏联边防军也多次侵犯珍宝岛。不仅多次打伤我国的边防军,还严重影响了中国边防居民的生活,完全不顾当初两国之间的情谊。
主席指出:“如果他们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消灭。事情就是这样,他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消灭一点,舒服一点;消灭得多,舒服得多;彻底消灭,彻底舒服。”
1969年,一向关系良好的中苏大国之间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大不小的珍宝岛战役。而这场战斗的主角就是孙玉国。
一开始苏军只是小打小闹,还用蹩脚的中文漫骂中国军人,后来就演变成了互相的肉搏,棍棒武斗等等。当时孙玉国正在新婚蜜月中,奉命赶回部队。
2月7日,苏军上岛人员以冲锋枪向中国巡逻队射击,幸未造成伤亡。
3月2日,孙玉国巡逻珍宝岛时碰到了入侵的苏军,孙玉国等人对其进行了正义的喊话:“这里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的边境!我代表解放军要求你们退出去!”
但却遭到苏军奚落。第二天孙玉国再次巡逻时,苏军却悍然向我边防军战士开枪,导致6名边防军战士牺牲,鲜血染红了珍宝岛的积雪。
战友牺牲后,孙玉国立刻反击,面对狡猾的苏军战士,他沉着指挥战斗,即使负伤也不下火线,不仅炸毁了苏军的重武器,而且也击毙了苏军的指挥官,成功把入侵的苏军赶出了珍宝岛。
这场战斗,孙玉国带着战友们以击毙敌军38人、俘获22人、击毁卡车、装甲车和指挥车各一辆和一辆T62坦克的成绩大胜这场战役。而中方缴获一辆T62型坦克,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一场小小的战斗让中苏关系更加紧张,双方陈兵百万于边境,大有一触击发之势。
9月2日,越南胡志明主席去世,中苏作为越南盟友都派人前去吊唁。期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表示希望在回国时“途经”北京,同中国总理会谈。主席同意了这一要求最终边界上双方军队不再互相射击,苏军也不再进入珍宝岛等地。
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珍宝岛的归属被俄罗斯公认是属于中国的。
中央邀请孙玉国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报告。席间,主席为孙玉国鼓掌,紧接着,场内代表群起响应,掌声雷动。
休息时,周公提醒他:“你在发言当中主席起来为你鼓掌,你要过去致敬握手呵!”“去向他老人家致敬握手!”“战斗英雄,勇敢些嘛!”
远在沈阳的妻子孙国珍当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生是死。4月1日,她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在播报的中共九大,当她听到孙玉国的名字并最终确信这是自己的丈夫时,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
7月30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位同志“战斗英雄”的称号。
孙玉国从连职提升为边防军副团长。随后,他在全国主要城市巡回演讲,他的“副”职也随之转正。1973年,孙玉国被直接提升为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74年,升为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年仅33岁。
当时还流传着一首顺口溜“红军长征两万五,不如跳段芭蕾舞。南征北战知多少,不如一战珍宝岛。”
二、工厂厂长
当上副司令员的孙玉国逐渐脾气大了起来。
一次,孙玉国在军区三所开会,天气有些凉,他临时通知后勤部的一位老干部给他送大衣,孙玉国接过大衣,却二话没说返身就走了。
可那位老干部的向他敬礼的手举到帽檐了,看着远去的背景,老干部很是生气:“我比孙玉国大一辈儿,给他敬礼,他不但不还礼,声也不哼,尾巴翘到天上去啦!”
1974年,孙玉国被调到北京参加中央第三期读书班——也就是“四人帮”办的所谓“虎班”。
1982年,经组织研究,决定给予孙玉国严重警告处分,他也被免除了职务,按照正团级转业。
42岁的孙玉国被分配到沈阳军区后勤部兵工厂任副厂长,负责管理一些生产装备之类的事务。
第一天上班,孙玉国坐通勤车,虽然戴着墨镜,但还是被大家认了出来。大伙儿七嘴八舌,一个年轻人的提问使所有人噤了声“孙玉国,你现在要去哪里?”
“那我就告诉大家,我以前是一家工厂的车工,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很幸运又回到工人队伍中。”
孙玉国就这么拿着70元的工资,干了五年。
1988年,孙玉国被调入3301厂,仍旧是副厂长一职。在这里,他干得非常出色,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厂给救活了。
1991年,孙玉国被调往沈阳金城电子大厦任副总经理,先后又任职过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政治部副主任、军区后勤部经贸局副局长和工会主席。交给军区的利润,最多能达到一年上千万元。
三、老骥伏枥
2002年,60岁的孙玉国宣布退休。
对军人的特殊感情让孙玉国在晚年经常回忆起这段战斗岁月。对战友的困难,孙玉国总是竭尽所能。
当时同为珍宝岛十大“战斗英雄”的排雷勇士孙征民,在排雷时不幸牺牲,留下妻子和一对儿女,过着艰难的生活,孙玉国得知情况后,积极找熟人帮忙,帮助解决了孙征民妻儿的住房问题。
同事们一起聚会,总是改不了口,依旧叫他“司令”,有时人们想听听这位亲历者讲讲当年的英雄事迹,孙玉国却闭口不谈。
每一年,他都会远赴珍宝岛扫墓。2002年,他一如既往地来到珍宝岛战役纪念馆,他还恳求当地政府,希望能够在这里为自己留一块墓地:“我要在这里陪陪我的老战友们。”
通常这位老人一坐就是一下午,经常喃喃自语的和逝去的战友们说一些话,他还将自己的津贴和工资一大半都捐给了纪念馆,自己用过的手表也陈列在博物馆内,铭记着那段光辉岁月。
孙玉国老先生平时喜欢喝大碗的烈酒、吃家乡红烧肉和卤“盲爬”,有时一时兴起,还会哼唱《我是一个兵》。
愿老先生余生生活美满,健康快乐!
向保家卫国的老战士致敬!
码字不易,谢谢点赞和关注!
免责声明:如图文有侵权,联系后一月内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