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简介及下辖各区县地图分享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位于陕西省最北部,西邻甘肃、宁夏,北连内蒙古,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南与陕西省延安市接壤。#榆林头条#
榆林市行政区划版图形似三角形,地理坐标:北纬36°57′~39°35′,东经107°28′~111°15′。。榆林最东端为府谷县皇甫乡段寨村,最北端为府谷县古城乡刘家坡村,最西端为定边县刘峁塬乡,最南端为定边县白马要乡铁角城。东西最大长度309公里,南北最大宽度295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约占陕西省21%,居陕西省10个地级市之首。
辖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定边县、靖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子洲县、清涧县等2区10县,总人口375万人。 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陕甘宁气田。#榆林#
榆林市在陕西省位置示意图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有“小北京”之美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实属罕见,这也是榆林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标志。榆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爱心城市 ,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市 ,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榆林古城 ,红石峡,统万城遗址,红碱淖,榆林沙漠国家森林公园,石峁遗址,白云山,青云寺,悬空寺,二郎山,府州城,高家堡古城,西峰寺等各大景点。#旅游#
榆林市地图
以下为陕西省榆林市以及下辖各区(县、市)地图,欢迎各位有需要的朋友浏览、下载、交流。
如有需要 地图源文件 的老铁请在评论区添加评论“51666”或联系本人,将无偿单独发送给您。
横山区地图
横山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4333平方公里。横山是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以及“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古边塞重镇和革命老区。
横山资源富集,物华天宝。目前,榆林发现的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横山样样都有,被誉为“榆林的缩影”。区位独特,优势明显。横山北接榆林,是距榆林城市最近的县区。横山境内人文遗迹遍布,古堡塔寺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多彩。黄土文化、草原文化、边塞文化交融,腰鼓、民歌、剪纸和说书在这里发源、传承、兴盛。涌现出了李继迁、李元昊等一批重要历史人物,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也诞生于此。横山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作为陕北红色革命的策源地,陕北第一个红色政权就建立在这里;著名的横山起义,轰动塞上、震撼西北、影响全国。此外,境内还有古银州、狄青原、响铃塔、明长城、波罗古堡、无定河湿地、王圪堵水库等众多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榆阳区地图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和市内的神木、横山、米脂、佳县相毗邻。全区总面积7053平方公里,以明长城为界,沿北主要为风沙草滩区,约占总面积的75%;沿南主要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约占总面积的25%,全区常住人口98.05万人。
榆阳一直是榆林地区的行政中心。区境内文物遗址星罗棋布,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跨区域文化交融源远流长;榆林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区已普查收录各类文物点141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13类256项。同步繁荣文化旅游产业事业,高质量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成陕北民歌博物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季鸾公园、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六馆一中心”等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文化工程。
神木市地图
神木市位于陕西北部、秦晋蒙三省区接壤地带。全市国土总面积达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市),常住人口57.98万人。神木是西部地区县域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2023年,全市实现GDP2347.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37.8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5.73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353元、2185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34亿元。神木地理独特,区位优越。神木地处黄土丘陵区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黄河和长城在这里汇聚,农耕和游牧在这里交织。在她近似菱形的广阔地域内,聚集了高原、丘陵、沙地、草滩、湖泊,犹如北国风光的地理盆景。
定边县地图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旗)交界处,素有“旱码头”和“三秦要塞”之称。全县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9万人。
边塞文化、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形成了许多自然人文景观。境内有270多公里隋、明古长城遗址、384座长城墩堠、37座宋代、明代古堡关寨遗址和32座清代、民国时期烽台堡寨遗址。剪纸、说书、皮影等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陕西省文化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曾涌现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北伐战争将领郑思诚、抗日爱国将领高桂滋,以及党的九至十一大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三届、四届代表、全国劳模李守林等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近年来又涌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全国劳动模范、新时期石油“铁人”张林森等一大批杰出人物。
府谷县地图
府谷县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秦晋蒙三省区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地带,东与山西省保德县、河曲县隔河相望,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阡陌相通,西、南与神木市地土相连,万里长城横亘东西,九曲黄河环绕于斯,黄土文化和草原文化在这里辉映,长城文化和黄河文化在这里融合,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全县总面积3229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
府谷文化底蕴深厚,黄河与长城在这里交汇,黄土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融合,境内有府州古城、七星庙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户,建成高寒岭、木瓜园堡、神龙山、沙梁古镇4处3A景区,寨山古遗址群正在发掘,二人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地方文化丰富多彩。府谷历史上人才辈出,不仅涌现出巾帼英雄折赛花、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王嘉胤等英雄人物,而且孕育了赵博、高克亭等大批革命志士,留下了抗日英雄马占山光辉的战斗足迹。
佳县地图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秦晋峡谷西岸。东隔黄河与山西临县相望;西与米脂县印斗镇、沙家店镇接壤;南同吴堡县岔上镇、张家山镇,绥德县吉镇山水相连;北和神木市花石崖镇,榆阳区大河塔镇、青云镇、清泉镇毗邻。地处北纬37°41′47"~38°23′34″、东经110°0′45"~110°45′10″之间,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总面积2029.8199平方公里。辖1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324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全县分为北部片沙区、西南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大地貌类型。
佳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富集。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记结果,确定佳县850处文物点,其中古遗址524处、古墓葬169处、古建筑40处、石窟寺及石刻8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旧址33处、其他4处。有各级文保单位63处,其中国保2处,省保12处,市保4处,县保45处。基本形成文物古迹景观,黄河山水风光,千年枣村风情,民间原生态文化,红色革命史迹等八大主类,19个亚类和62个旅游资源。
靖边县地图
靖边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地处东经108°17′15″—109°20′l5″,经差1°03′;北纬36°58′45″—38°03′15″,纬差1°04′30″,东西宽91.3公里,南北长116.2公里,全县总土地面积5088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分为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三大区域。。全县海拔介于1123米—1823米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海拔最高点在中山涧镇水路畔村的大墩山,是芦河、红柳河、大理河、黑河、杏子河和周河的发源地;海拔最低点在红墩界镇的白城则。
靖边史称“夏州”、“朔方”,明太祖洪武六年设“靖边卫”,清雍正九年设“靖边县”。秦国大将蒙恬曾率三十万大军驻上郡阳周(今靖边杨桥畔)“北逐戎狄”,汉武帝北巡曾在阳周城南30里的乔山之脉祭祀黄帝。境内有“轩辕黄帝原冢、阳周故城”,匈奴族唯一的都城遗址统万城遗址,秦、明、隋长城遗址203公里和清坪堡、镇靖堡等五堡。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靖边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靖边民俗文化独特,地方饮食特色鲜明,靖边跑驴和剪纸、霸王鞭、信天游、三边柳编等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米脂县地图
米脂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部,无定河中游,东邻佳县,南接绥德,北界榆林,西连子洲、横山。全县总土地面积1212平方公里,总人口22.3万人。米脂县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无定河为分水岭,地势总体东西高中间低。海拔最高1252米,最低843.2米,平均海拔1049米。地貌主要以峁、梁、沟、川为主,境内山峁达20378个,沟道16120条,构成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支离破碎的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米脂的杨家沟、红崖洼就是全国著名的写生基地。
米脂素有“文化县、英雄县、美人县”之称。是貂蝉故里,闯王家乡。明清两代出现24名进士、105名举人的盛况。近现代涌现出李鼎铭、杜斌丞、杜聿明、刘澜涛等一大批杰出人物。米脂婆姨更是以一种文化现象而享誉全国。米脂是陕北地区唯一荣获“中国千年古县”称号的县区,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
清涧县地图
清涧县位于榆林市最南端,是黄河、无定河交汇之地,东与山西省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延安市子长、延川县接壤,北与绥德、子洲为邻,是革命老区县、国家吕梁扶贫片区贫困县。总面积1881平方公里,总人口21.41万。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富集,自然生态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北国风光、太极圣境、唐王古寨、路遥书苑以及无定河曲流群地质公园等景区景点,无不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绥德县地图
绥德县位于陕北腹地,榆林市东南部,东经110°04′~110°41′,北纬37°16′~37°45′,县境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51.6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海拔607.8米—1287米。地貌特征为典型的峁梁状黄土丘陵沟壑区,全县土地总面积1853平方公里,2022年末户籍人口34.53万、常住人口25.29万人。
绥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仰绍文化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素有“上郡古邑”“秦汉名邦”“天下名州”等美誉。历史上秦长子扶苏含冤自刎于此,留下“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的呜咽泉村。大将军蒙恬在此北筑长城、南修直道、西拓银川并与扶苏长眠于此,留下“生前造就千支笔,难写孤臣一片心”的造笔传说。汉武大帝亲率18万铁骑巡边于此,飞将军李广曾率部驻守,并留下射虎传说。“落雁”之貌的王昭君出塞时惊落飞雁于落雁砭村,千古才女蔡文姬于此归汉时留给韦庄《绥州作》里无尽的喟叹。这里传说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诞生地,也是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故乡,故有享誉天下的“米脂的婆姨绥德汉”。陈陶《陇西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道尽了古帝州的沧桑,原生态的信天游和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更是让绥德传唱天下。
吴堡县地图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与山西省柳林县、临县隔河相望。县境东西宽26.8公里,南北长30.4公里,土地总面积420.85平方公里,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7.9万人。吴堡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这里扼秦晋之交通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陕西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
吴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境内探明储有优质主焦煤15亿吨,岩盐储量200亿吨以上,煤层气贮量1000m以浅为160亿立方米,极具开发价值。这里的红枣、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历史长,产量大,农副产品加工蓬勃发展。这里还拥有黄河、石城、温泉、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点和柳青故居等诸多宝贵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子洲县地图
子洲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缘,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1942年由绥德、米脂、清涧划地设立绥德西川办事处,1944年1月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办事处更名为子洲县。全县总面积2042平方千米。
夏、商、周时期,县境内先祖部落居住。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曾在淮宁川(古称重耳川)避难12载,介子推“割股奉君”、汉代“李广射虎”等故事,都发生于此。大理河、淮宁河流域,分布有大斌县、威戎城、临夏城、克戎寨、马蹄寨、南丰寨、绥平寨、怀宁寨等古寨堡,古代烽燧墩台,随处可见。境内黄土坬天然大坝,世界之谜,高原奇观。马蹄沟“十里盐湾”。曾为陕甘宁边区做出过巨大贡献,有“宁丢延安,不丢十里盐湾”之誉。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了老一辈革命家马文瑞、安子文、安志文,走出了王扶之、高维嵩、纪海亮、王振荣、徐作旭、安鮫驹6位少将,走出了全国战斗英雄庞国兴。孕育出电影剧作家张子良、射击世界冠军祁春霞、举重世界冠军马润梅、摔跤世界冠军景瑞雪,以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与英雄模范人物。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与支持,谢谢!
上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