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

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

背井离乡

我国是一个农耕的乡土社会,刀耕火种是千年的传统。自古以来背井离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离别故土,叶落归根才是真正的归宿。过去除了正常的求学、做生意和做官,只有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才会因为生计问题而逃离家乡。现在除了老弱病残,更多的人选择背井离乡,富不还乡、官不还乡更是成为趋势,流落海外的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与民主法治不完善造成的压迫感有很大关系。

新时代的背井离乡

农村成了养老村

新时代的背井离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及高考制度的恢复,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接触面的扩大,我们突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窝在农村很无趣。于是农村的、小地方的人开始以各种方式,离开家乡,放飞自我,找寻梦想,一度出现了“孔雀东南飞”,出现了“春运”,出现了“打工潮”。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几千年的传统被打破了,几千年的平衡和稳定被打破了,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把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当成了一种能耐和荣耀。

也有很多人,见识到了更广泛的世界,移民到了欧美发达国家。反过头来,现在的农村已经成了空壳,成了养老村。

故乡,成了很多人的“镜中花,水中月”,成了很多上了年纪人的“乡愁”。我们在抛弃旧农村的同时,也抛弃了曾经引以为傲的人伦纲常、道德礼仪,为了金钱而忙碌,顾不了亲情、顾不得廉耻。

背井离乡与民主法治的关系

农村的回忆

王宝强曾经说过:外面千好万好,都不如家好。可是回去又能干什么呢?牛皮都已经吹出去了,人家都以为你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其实,牙掉了咽肚里,苦只有自己知道。

那些在外面漂着不回家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王宝强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很多人逃离家乡,是不愿意让别人看笑话。

有人说,七十年代的人是最幸运的一批人,因为七十年代的人摊上了恢复高考的红利和改革开放做生意的机遇。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在考上就是铁饭碗的年代,知识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在摆个摊就能赚钱的改革开放初期,以及得益于城市化进程对劳工的大量需求,背井离乡的人很多过上了比农村好得多的生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享受发展的红利越来越难了,尤其是农村和小地方。

随着农村和小地方阶层的固化,民主法治不完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再有本事的人也难以发挥自己的能力。

基层人员入职之后不是考虑怎么发展,而是考虑怎么往上考。小地方发展不了大企业,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缺少民主法治的保障,不但人会背井离乡,企业也会背井离乡。

自私和贪婪为什么会严重膨胀

自私和贪婪

还记得柴静吗,就是拍过《穹顶之下》的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她说过: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我们可以品一品这句话,过去我们被号召学雷锋,其实是一种关心别人的表现。我们在过于追求一种精神的时候,就会忘却自我,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也是一种无我无私的体现。

可是,我们现在,还会关心别人吗?我们过去做好事不留名,现在扶个老大爷可能要了命。

自私和贪婪已经严重膨胀,关起门来过日子我们都会,可是谁没有老的一天?等我们老了,要么圈在家里没人理,要么出去遛弯摔倒没人管,想想都后怕。

都知道现在最卷的是教育,最闹心的是天价辅导班,可是知道为什么私下存在老师办班的情况吗?答案是有能力的家长围标老师的结果。

就像鲁迅说过:世上本无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老师办班也是:老师本来没有班,找的人多了,就有了辅导班。

为了自己的路好走,哪怕卷的天际,谁管他人如何。相似的理论就是,一代的成功,二代三代当然应该享受。

输在起跑线,输的不仅仅是一辈子,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出去为什么就不回来了

漂泊的希望

你在他乡还好吗?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

我们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是随着岁月的老去,谁不愿意叶落归根?比如张大千,长期滞留于巴西和美国,死后葬在台湾,最后也没能完成归葬故乡的愿望。

我们有无数的华侨流落世界各国,有的人在外开枝散叶,有的死于非命,没有人不想回到故乡。故乡就是人的根,没有了根,谁会真的在乎你?

故乡的家谱、故乡的祠堂、故乡的乡土人情,才是永远的挂念。

可是,很多人出去就不回来了,这里面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违法转移财富的人,不敢回来。二是出去之后生活不如意的人,缺乏回来的资本。三是实现财富自由的人,向往国外的生活。四是对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满意的人,不愿意回来。

其实国外并不是天堂,抛弃熟悉的人文环境到国外生活并不容易,如果国内生活环境改善了,愿意回来的人会越来越多。

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

美丽乡村

柴静主持节目时,结尾会说: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她说“这话是不会错的”,然后她就可以下班了。这句话现在也不过时,我们一直在营建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培养一个人不容易,毁掉一个人很容易,想一想,我们有多少人是被逼走的,是多么大的浪费。我们不怕出力流汗,我们怕的是不知道力往哪里使,汗往哪里流,躺平很多是因为没有了方向。

网络上也在讨论,被掌掴的秘书长最后也没有重用,敢于亮剑的估计好下场的不多。一言堂,一霸天,说明举贤用贤机制和民主法治建设仍然不完善。如果变背井离乡为凝心聚力,我们中华民族共同体会何其强大。

最后,让我们共同呼吁: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