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第19期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积蕴百年行稳致远 荟萃英杰赓续华章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积蕴百年行稳致远荟萃英杰赓续华章
□陈兆革
泰安一中于1899年创建于泰安城区登云街,为原萃英中学和德贞女中合并而成,寓意“荟萃英杰,崇尚德贞”。在120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经历了萃英中学、泰安中学、泰安一中等几个发展阶段,校园内留存的萃英楼、德贞楼、博济楼三幢建筑都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并于201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建筑。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该建筑楼群保护完好。
△始建于1905年的萃英中学教学楼,即今德贞楼。
△《萃英中学章程》和萃英中学时期的《算数》教材。
△号令钟。1948年10月,孙备五校长在泰城登云街萃英中学原址,开始泰安中学的恢复工作,把拣到的炮弹壳悬挂在学校院内老柏树上,成为泰安解放初期师生作息的号令钟。
1952年,学校被省政府定名为“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1980年,泰安一中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首批重点中学。师生始终与时代同向同行,与家国同呼吸共命运,坚持“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自强不息”。1926年成立的萃英中学支部委员会是泰安地区最早的四个党支部之一,师生在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革命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浸润了浓厚的红色基因。
△始建于1917年的萃英中学教学楼,即今泰安一中办公楼。
△始建于1905年的萃英中学宿舍楼,即今博济楼。
泰安一中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首批特色高中、省教学示范校、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首批学科基地等80余项荣誉称号,是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浙大、中科大、国科大等60余所重点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目前正在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1932年,萃英中学师生留影。
△1939年,萃英中学师资训练部全体师生留影。
学校始终秉承“荟萃英杰,崇尚德贞”的办学传统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做一个幸福的人”校训精神,努力培育“基础扎实、习惯优良,发展全面、特长突出,善于创新、勇于担当”的杰出人才,先后培养了八万余名优秀毕业生。2000年以后有139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毕业生近年来有1000余人取得博士学位,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中国雷达之父”、中科院学部委员毕德显,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奠基人、两院院士刘承钊,“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首位“劳伦斯奖”华人得主王传祯等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新中国空军共有五位女飞行员将军,泰安一中校友岳喜翠、刘文力占据两个席位。改革开放特别是跨入新世纪以来,学校每年都有千余名学生被各类高校录取,泰安一中学子遍布各地,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教育、科研、文化、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萃英中学支部委员会成立(1926年)旧址,中共泰安市委党史办公室2005年立。
△萃英中学事件纪念碑。1939年12月31日,日寇借故称学校师生有抗日活动,企图安插日籍教官,遭师生反对,遂抓捕教员、学生40余名,封闭学校。
△德贞楼201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建筑,现保存完好。
△德贞楼2013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建筑,现保存完好。
△博济楼,原为妇婴医院,1911年起作为博济医院的门诊楼并因此而得名,后曾作为学校办公室、女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及学校医务室等。
泰安一中现有两个校区,实行“老校+新校”一体化办学模式,以“出名师、育名生、创名校”为奋斗目标,致力打造“泰安教育的标志、栋梁之材的摇篮”,努力实现“百年名校向现代强校的历史性跨越”。
本版图片均由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提供
声明:以上图片作品为作者或相关单位授权《泰山晚报》及泰山晚报旗下各全媒体平台使用,未经作者或相关单位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下载、使用、转载。否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老照片”征集方案
老照片是一个时代的切片,它将时光定格,将历史凝固。透过它,我们得以触摸岁月的年轮,追溯往昔的峥嵘,领悟时代的变迁,在回忆中寻找、发现、感悟人生的真谛。《泰山晚报》现面向广大市民征集“老照片”主题摄影作品。如果您手中拥有定格难忘瞬间的老照片,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参与。
投稿邮箱:tswblzp@126.com(标题标注“老照片”)。
征集要求
1.照片以电子版报送,报送者自行对老照片原件进行翻拍、扫描后发送JPEG格式图片到指定邮箱;电子照片黑白彩色不限,尺寸大小不限。
2.照片拍摄内容限定为泰安真实场景;每张照片附相应的文字说明(注明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主题、背景等,同时标注照片是原件还是翻拍件),文末请注明拍摄者或收藏者的姓名、电话等。
3.投送作品须为原创独立作品或对该作品拥有版权,不存在知识产权的任何争议,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利,凡因作品著作权引起的名誉和经济纠纷,概由投稿人承担相应责任。
4.本报对图片享有共享版权,即可进行使用、改编、传播、复制等,并有权在最泰安App及《泰山晚报》相关官方媒介上进行展示及使用。
凡进行投稿的,即视为接受上述规定。
投稿邮箱:tswblzp@126.com(标题标注“老照片”)。
记者: 贾风城(整理)
编辑: 黄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