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我军万炮齐发,刘昌毅闻讯:净放空炮,你们领导该撤职
1946年7月1日,“中原突围”部队到达湖北,当队伍在通过平汉铁路时,途经湖北孝感王家店火车站。
彼时,鉴于该段铁路的重要战略位置,在车站南北一线的国民党军早已在此构筑了数十座碉堡,施行严密封锁。
到了中午时分,纵队开始准备冲过铁路,司令员王树声和副司令员刘昌毅站在铁路中间,指挥前卫营率先通过。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两列国军铁甲列车从南北双向开来,随即五个碉堡群同时射出了密集的炮火,而且空中还有三架敌机一齐向我军俯冲扫射。
眼看险情严峻,纵队危在旦夕,刘昌毅沉发出铿锵有力的命令:“同志们,不惜一切代价冲过铁路,坚决摧毁面前的敌人碉堡,胜利属于我们!”
只见刘昌毅一边说着,一边甩掉上衣,光着膀子率领纵队一个排的战士,提上早已准备好的“集束手榴弹”,迅速冲上敌人的铁甲列车,使劲拉开导火线,一下子就把手榴弹甩进了车厢……
看到副司令员如此迅猛,将士们顿时信心十足,也将一颗颗手榴弹甩了出去。
很快,两辆冒着烟的铁甲车不动了,原先嚣张的敌机也哑了炮,胡乱丢下几颗炸弹后逃之夭夭。
可以说在这场遭遇战中,刘昌毅表现出十足的勇猛刚毅,他身先士卒的表现让同志们十分感动。
鲜为人知的是,刘昌毅将军还有一个别号“猛张飞”据说他身经千余仗,历险上百次,身上无一处无战创弹痕。
刘昌毅,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其实他原名刘昌义,只是后来才改的现在这个名字。
那是1945年期间,将军率部与国民党第十五军作战,俘虏了一个敌军官。当时审讯时,问他“你们军长叫什么?”对方回答:“刘昌义。”
刘昌毅一听怒斥道:“我是刘昌义,他怎么也叫刘昌义?”后来经查实,原来敌十五军军长姓名确为刘昌义。
于是为了表示区别,将军从此改名“刘昌毅”。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国民党方面的刘昌义,后在上海战役起义,投入了人民的阵营。
可以说刘昌毅一生非常富有传奇色彩,而他的故事也非常精彩。
1944年初,疯狂的日寇为了扭转败局,向河南西部展开猛烈进攻。彼时,国民党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率领的40 万大军,在日军的进攻下全面溃败,导致豫西数百万老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急忙奔赴豫西消灭日军,其中就有晋冀鲁豫南下六支队,而该队司令员就是刘昌毅。
此后,刘昌毅率队在豫西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并且在按照党中央的指示下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
有意思的是,刘昌毅还在豫西期间还发生了“比武”收“武圣学”的一段故事。
众所周知,豫西地区有嵩山少林寺,由于是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培育了当地人民尚武强悍的性格。
当日军来势汹汹后,豫西民众为了保家卫国,都自发组织起了各种各样的抗日武装,比如“武圣学”民间抗日组织。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个组织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也积极进行过抗日活动,但是封建行帮的色彩也比较浓厚,其堂主杨明照在这一带享有比较高的声望。
于是,刘昌毅决定对这个组织进行争取和改造。然而,由于该组织处在自我封闭状态中,尤其匪气十足,因独霸一方而十分狂妄,所以说要想改造也不是那么容易。
于是刘昌毅就先派三十七团政委何德庆前去联络,看看对方的来路和想法。
谁知,当何政委回来后,告诉了刘昌毅一个消息,简直让刘司令捧腹大笑。
原来,“武圣学”堂主要求大比武,如果共产党赢了就可以进行合作抗日。
“江湖上讲究的是以武会友,我们也没有必要破了人家的规矩啊,去告诉那个堂主我们接受他的挑战。”
“刘司令,真的要和他比武?”何政委一听跳了起来。
“你怕我输给他是吧?其实大可不必。输赢是次要的,古人说,善兵者兵者,先服其心,次服其力。杨明照也算得上是一个有胆识的人,他服的其实是一个硬气…”
其实杨明照最初提出比武,也是怀着一种戏弄的心态,他断定刘昌毅肯定不会答应的。然而他万万没有料到,最终竟然会弄假成真。
那么既然话说出去了,自己绝不能食言,于是就约定了比武的时间。
那一天,刘昌毅骑着一匹枣红马率先进场,随行护卫的战士们各个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出现在“武圣学”的人面前,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
很快,杨明照纵身跳下比武台,在几个“武圣学”头目的簇拥下上前迎侯,而刘昌毅一行也翻身下马,双方抱拳施礼。
其实刘昌毅知道杨堂主的心思,如果打日本鬼子,他和弟兄们不惜上阵拼命,只不过不愿受八路军的管制和约束罢了,所以他想赢的民心。
然而要知道,刘昌毅也是一个练家子,比武中他亮出了平生所学, 两人先比拳术,再比刀枪,最后比射击,最终杨堂主输的心服口服。
从此,不仅“武圣学”听从六支队指挥,其他民间抗日组织也纷纷向六支队靠拢,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刘昌毅将军不仅能征善战,而且个性耿直,敢说敢干敢怒,无所顾忌。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勇武不减当年的许世友司令,壮怀激烈地参加了中反击战。
当时在广西前线,许世友是司令,还须选个副司令。于是他回想他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友,一个一个在脑子里过筛子,终于点出一个名字: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刘昌毅。
于是,老当益壮的刘将军二话不说奔赴前线。
当战斗打响后,我军气势猛如虎,万发炮弹齐射,场面十分壮观,打了半个小时后,敌人却始终没有冒头。
刘昌毅一看非常着急,直言不讳道:净放空炮,你们领导该撤职!
其实大家都知道将军不是为了数落战士们,而是心疼那些浪费的炮弹。
1999年11月,刘昌毅老将军与世长辞,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