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凶宅110万成交引争议:中介坦承凶宅交易成常态

成都凶宅110万成交引争议:中介坦承凶宅交易成常态

近日,成都一86平米“凶宅”以110万元成交,引发社会对二手房交易中“凶宅”信息披露问题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此类交易在中介市场已成“公开秘密”,但业主与中介的“坦诚”背后,购房者知情权与法律边界仍存争议。

一、凶宅交易细节:从95万到110万的波折

据房产中介透露,涉事房屋因租客杀人后自杀被贴上“凶宅”标签,业主最初报价95万,后因市场关注度提升,价格一度上调至115万,最终以110万成交。中介坦言:“凶宅交易很正常,只要业主告知实情,我们才会标注。”然而,社区、派出所及物业均对事件细节闭口不谈,仅中介单方面披露信息,购房者知情权存疑。

二、中介与业主的“坦诚”: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

中介立场


多名中介表示,凶宅交易需“明码标价”,但实际操作中,部分中介仅口头告知,未在合同中明确标注。例如,成都此前一案例中,链家因未核实房源凶宅信息,导致购房者起诉并获赔50万元。业主责任


业主声称“租客事件与己无关”,但隐瞒非正常死亡记录仍涉嫌欺诈。2023年广东一案例中,卖家因未告知前妻自杀事件被判退房退款,成都案例中,向某通过诉讼成功维权,链家承诺原价回购。

三、社会争议:信仰与现实的博弈

购房者心理


调查显示,超70%的受访者表示“宁可低价也不会买凶宅”,但仍有部分群体因价格低廉或无神论立场选择购买。例如,南京一凶宅曾以786万成交,吸引44万人次围观。行业乱象


搜索结果显示,成都多地存在“知名凶宅”,如西南交大0号楼、川音摩卡筑304室等,部分中介甚至将凶宅包装为“话题房源”吸引流量。

四、专家建议:如何规避“凶宅陷阱”?

合同明确标注:要求中介在合同中注明“是否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避免口头承诺。多方核实信息:通过社区、物业、警方等渠道交叉验证房源历史。法律维权:若发现隐瞒,可依据《民法典》主张撤销合同并索赔。

五、结语:亟需规范凶宅交易市场

凶宅交易暴露了二手房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专家呼吁,应建立统一的“凶宅”认定标准,强制中介披露相关信息,并通过司法实践明确房东与中介的责任边界,保障购房者权益。


相关推荐

​父子上演十亿家产争夺战:在利益面前谁都无用

​父子上演十亿家产争夺战:在利益面前谁都无用

103

父子上演十亿家产争夺战:在利益面前谁都无用 2024年3月13日,河南洛阳上演了一场引人注目的法庭大战,一位83岁的父亲韦鸿安控诉自己的亲生儿子骗走了他的股权。这起传世巨富的争...

​河南息县的前世今生

​河南息县的前世今生

134

河南息县的前世今生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怎么来的?最早的形式是什么?查看阅历史地理志书文献,在浩瀚的老纸古籍中寻找息县的前世今生。从区划地名的角度,简要交流一下信阳市息...

​南京一高校疑似停办:部分职工不再续签合同

​南京一高校疑似停办:部分职工不再续签合同

156

南京一高校疑似停办:部分职工不再续签合同 近期,南京应天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应天学院”)即将停办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坐落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应天学院,是一...

​派出所一般不立案的原因

​派出所一般不立案的原因

121

派出所一般不立案的原因 为什么派出所一般不愿意立案。这个问题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我需要先理清楚可能的原因。首先,可能法律标准的问题。比如有些情况可能不符合立案条件,...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雕塑正式揭幕

131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雕塑正式揭幕 高6.91米重超2吨底座直径1981毫米(象征金鸡奖创始于1981年) 台海网11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崔晓旭孙春燕/文吴晓平/图)随着红色丝绸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