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为什么切了又长出来,消化胃镜医生说:有一点情况要注意!
去年的这个时候,李伯伯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我的诊室。

他的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手里紧握着一份胃镜报告。
报告显示,他的胃里有几个息肉,需要立即切除。
手术很顺利,李伯伯以为这一切都结束了。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他再次出现了类似的不适,新的胃镜检查显示,息肉又回来了。
这让他感到既迷惑又害怕:为什么切除了的胃息肉会再次长出来?他做错了什么?这不仅是李伯伯的问题,也是许多像他一样经历过胃息肉切除手术的患者们的疑问。
胃息肉虽然多数是良性的,但它们复发的倾向给患者带来了持续的担忧。
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简单,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遗传因素,甚至与我们的饮食选择都有关系。
胃息肉:您需要知道的事实胃息肉并非罕见病症,但了解其本质对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节内容旨在提供深入、易于理解的胃息肉基础知识。
胃息肉是什么?胃息肉是胃内壁上生长的小肿块,大多数情况下良性。
这些肿块的形成可能与胃内壁细胞的异常增生有关。
它们的大小和数量各异,从微小的单个肿块到多个较大肿块都有可能。
胃息肉的类型主要有两种:腺瘤性和炎症性。
腺瘤性息肉:较少见,但具有潜在的恶性转变风险。
炎症性息肉:更常见,通常与胃部慢性炎症相关。
常见症状多数胃息肉不会引起显著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经历消化不良、腹痛或偶尔的出血。
诊断方法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息肉的金标准。
通过内镜直视胃内部,医生能够观察到息肉的大小、形态和数量,并进行活检以确定其性质。
为何要关注胃息肉?尽管多数胃息肉良性,但它们的存在可能提示其他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或幽门螺杆菌感染。
此外,特定类型的息肉(如腺瘤性息肉)存在转化为恶性肿瘤的风险。
胃息肉:复发的谜团揭晓胃息肉,虽经切除,却时有复发。
为什么?这是许多患者和家属心中的疑问。
胃息肉复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遗传因素: 某些类型的胃息肉,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这意味着即使切除,患者仍有较高风险再次发展新的息肉。
慢性胃炎: 长期的胃炎,尤其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能促进息肉的生成。
这些炎症反应可导致胃粘膜细胞的异常增生,从而增加息肉复发的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过量饮酒、不健康饮食(如高盐、高脂肪食物)都被认为是胃息肉发展的危险因素。
这些习惯可加剧胃部的炎症反应,为息肉提供“滋生土壤”。
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能增加胃息肉的风险。
这类药物可能损害胃黏膜,促进息肉的形成。
内分泌因素: 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与胃息肉的形成和复发有关。
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胃粘膜的再生和修复过程,从而促进息肉的形成。
防止胃息肉再次出现的关键了解了胃息肉复发的原因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降低其复发率: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均衡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对于预防胃息肉的复发至关重要。
这些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胃部炎症和减轻胃粘膜的刺激。
定期医学检查: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并处理新生的息肉至关重要。
医生通常会建议有胃息肉病史的患者,特别是那些高风险患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治疗慢性胃炎: 对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及时的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消除这种细菌可以减少胃炎和相关息肉的风险。
审慎用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对长期服用的药物进行评估,特别是对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必要时,医生可能推荐替代药物或调整剂量。
管理慢性病: 对于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理控制这些疾病对于预防胃息肉的复发同样重要。
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案,以保持患者的内分泌水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