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蒙: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靠一盒拌饭酱,改变整个中国的历史

唐蒙: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靠一盒拌饭酱,改变整个中国的历史

(秦朝)

我们知道,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是在公元前二二一年。

嬴政同志已经结束了纷纷乱世,成为了战国时代最后的赢家,但这位雄心壮志的皇帝并没有就此停下进取开拓的步伐,而是调转矛头,开始征服百越。

百越,即先秦时期的古籍对南方沿海诸族的称呼。

大秦伊始,国家百废待兴,皇帝本人忙着处理国家大事儿,当然没时间亲自领兵作战,所以这攻略南方这事儿就落到了皇帝手下的一名大将身上。

这位大将的名字,叫做任嚣。

任嚣,公元前二六五年生人,史书记载,此人是春秋时期薛国丞相任不齐的七世孙。

这个任嚣非常能干,到了公元前三十三年的时候,任嚣已经带领秦军基本统一了百越,控制了岭南的大部分地区。

为了方便管理,皇帝在岭南建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广西大部,广东大部,以及越南北部。

跨越千年,这些往事或许已经没有多少人再提起,只埋藏在故纸之中,但这事儿还真是挺值得拿出来一说的。

因为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讲,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远征,更是中原政权第一次将岭南这片土地纳入版图,所以意义十分重大。

话说回来,既然已经在当地设置三郡,必然也要留人管理,皇帝一看,再派人去不够折腾的,干脆让任嚣不必返程,封了他个南海郡尉,让他留守岭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就来到了公元前二一零年。

这一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驾崩了。

(秦始皇 画像)

虽然嬴政并非本篇文章的主角,但我仍然要为他留下一句言简意赅的评语:

秦始皇不是圣人,也绝非一个好人,他的人生经历难免有遗憾,他的治国方针也难免有失误,但瑕不掩瑜,他仍然是一位优秀的帝王,“千古一帝”的威名,当之无愧。

秦始皇一死,秦二世胡亥即位。

二世皇帝的“威名”,我想读者朋友们也是听说过的。

这位年轻的小皇帝即无父亲之雄才,更无父亲之心胸,当了皇帝之后那是吃喝玩乐一顿造,很快让刚刚建立不久的秦朝陷入了战乱。

留守在岭南的任嚣同志一看大秦要亡,没有想着如何力挽狂澜,精忠报国,反而打起了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主意。

(任嚣 画像)

岭南离中原很远,自己是郡尉,即为岭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现在大家在中原忙着打仗,自己趁机宣布岭南独立,搞个新王朝出来,岂不是美滋滋?

但天不遂人愿,任嚣的想法还没来得及实施,他本人就因病去世了。

讽刺的是,任嚣去世的那一年,正巧也是秦朝灭亡的那一年。

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岭南地区处在战乱外围,愣是没受到一点影响。

任嚣一死,接替他位置的,是岭南驻军中的二把手,赵佗。

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人,时任南海龙川令。

赵佗一看现在大秦灭了,任嚣也死了,自己机会来了啊,他立刻行动,毁路断桥,切断了中原和岭南的一切联系,然后自立为王,成立南越,自称“南越武王”。

当初任嚣统一岭南的时候,面积其实不能算大,但历经几十年发展,到了赵佗在岭南自立时,南越国的实际控制区域可就十分广阔了。

南越的首都在今天的广州,实际控制区域按东南西北的朝向来计算的话,往东,能到闽西,往南,能直达越南中部,往北,可抵南岭,往西,更是能直到今天的广西百色一带。

很多读者朋友们一直对南越有一个小误区,认为它只不过是秦汉之际的一个小国,但实际上,南越不仅不是小国,相反,他是一个东西万余里的超级大国。

赵佗当了皇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子过得其实是十分舒服的。

(南越武王赵佗 雕像)

中原大地上战火不断,先有陈胜吴广,再有六国复辟,最后是楚汉之争。

大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打开了花,但岭南偏安一隅,不仅没战乱,反而踏踏实实地搞起了发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朝建立。

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击败所有竞争对手,建立了西汉。

西汉,从交替意义上来讲,它继承的是秦的土地。

既然如此,那么在刘邦眼里,赵佗的南越自然也应该是汉地。

但大汉初立,同样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

打仗?还是算了。

刘邦老哥跟项羽刚刚火并一场,虽然赢了,但此刻手底下全是残兵败将,实在是没有那个实力讨伐南越。

既然不能讨伐,那就和谈。

于是,刘邦派出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陆贾。

陆贾,原楚国人,西汉名臣,同时也是一位儒学思想家。

刘邦派他干什么去呢?

派他出使南越,招安赵佗。

陆贾是个文人,到了南越见到赵佗之后,那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表示老赵你也别自己搞独立了,你跟我们刘老板混吧,南越苦寒,气候恶劣,你归顺了大汉,回头我在长安城给你整两套学区房,到时候让弟妹和孩子们也享享福。

陆贾一顿招安,赵佗的态度也十分诚恳,他表示,没有问题,打今天起,南越就是大汉的属国。

看起来这事儿好像就算解决了,但实际上,赵佗还有后半句话没说出口。

赵佗虽然嘴上承认自己成为了大汉的臣属,但却坚决不允许汉朝军队驻扎到越地上来。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们大汉不远千里派人来招安我,我面子给到你了,但仅此而已,真想让我归顺,那是绝无可能。

陆贾没能完成招安的任务,灰头土脸地返回了汉地。

(汉高祖刘邦 画像)

至于我们的汉高祖刘邦同志,对这事儿倒也并不放在心上,这位大汉帝国的创始者一生致力于休养生息,稳步发展,对征服南越倒是没有太大心思了。

这是刘邦为了保全自己帝王的尊严,对外的说法,但他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南越那么大一片土地,搁谁谁能放弃?

但问题在于,秦汉之际的南越地区,今天刮风,明天下雨,气候十分恶劣,不仅天气不好,而且瘴气遍地,此去路途又十分崎岖复杂,刘邦就是有心派遣军队讨伐南越,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行军路线。

说白了一句话,刘邦想征服南越,但碍于地形复杂,竟然找不到一条行军之路可以走。

有军队,有将领,但愣是只能瞅着,不能过去。

所以刘邦只能和南越武帝赵佗搞“绥靖政策”,相互友好,相互中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

武帝手下有一位叫做唐蒙的官员,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汉朝和南越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所以他时常出使南越,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

南越对汉朝派来的使者自然是盛情款待,反正不管你怎么游说,我们也不可能彻底归顺汉朝,唐蒙到了南越,倒也不再勉强,基本上不谈国事,每天就是趁着出差的机会游山玩水,顺带胡吃海塞。

是的,这个唐蒙呢,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南越靠海,气候潮湿,四时风貌,和中原又有所不同,在饮食上也很有差异。

唐蒙在南越吃吃吃的过程中呢,品尝到了一种味道非常独特的酱料,他觉得十分好吃,认为这是当地特产,于是他便询问本地的官员,这一味酱料有没有名字?

结果本地官员一听,表示这可不是我们南越的特产,而是你们大汉地区的食材,产自蜀中,即四川益州地区。

那这酱料叫什么名字呢?

叫做蜀枸酱。

(左为蒌叶,右为枸树的果实)

我想身在四川的读者朋友们对蜀枸酱应该十分熟悉了,这是一种用蒌叶和枸树的果实发酵而成的酱料,味道咸鲜,十分适合佐主食。

唐蒙听南越本地官员们介绍完毕,心里却生出了一个疑问。

蜀枸酱远在四川益州,离自己所在的南越都城番禺(即广州)那可是有段距离,一来隔山,二来隔海,想要两点之间直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但原产益州的酱料却偏偏出现在了南越,并且是大批量的出现,乃至成了寻常百姓家的桌上饮食,这必然是有规模地运输过来的。

如此大规模的运输,当然不可能是飞机空运,一定是商队运送的。

可南越和汉地之间,道路就那么几条,道路崎岖,别说过车,就是两三人走,都有些吃力。

既然如此,那往来商队大车小辆走的是哪一条路呢?

难不成四川和南越之间还有一条隐秘的商道,尚且不为人知,不为汉朝政府所掌握?

于是,唐蒙赶紧接着追问这些南越官员,表示这么多酱料,你们都是怎么弄过来的?

按理说,这种问题就算不是军事机密,也算是商业机密了,是万万不能泄露出去的。

但这帮官员们对唐蒙似乎并无防备,反而很爽快地告诉了唐蒙实情。

原来,南越都城番禺西北方向,有一条牂柯江,江面宽阔,风稳浪小,南越境内的酱料,都是用船从江面上运来的。

这个回答无疑震惊了唐蒙。

他脑筋一转,心中立刻生出了一个十分激动人心的想法。

既然有水路可以运输货物,那么朝廷同样可以利用这条水路来运输军队,用以征服南越呀!

大汉这么多年来一直忍着没对南越动手,就是因为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行军道路,如果此计可行,那么自己的当务之急就是彻底摸清这条水路的具体路线,只要掌握了路线,往朝廷这么一报告,自己岂不就是征服南越的头号功臣?

(唐蒙 形象)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唐蒙不再逗留,立刻返回了长安。

到了长安之后,他四方打探,又找来一些蜀中的客商询问,没想到蜀中的客商一问三不知,他们表示,我们的确是出口酱料,但并不出口到南越,而是出口到另外一个汉朝周边的小国——夜郎。

唐蒙拿过地图一看,恍然大悟,牂柯江正从夜郎国境内流过。想必南越的酱料,是从四川出口到夜郎,夜郎再出口到南越的。

于是,一个计划在唐蒙的心中成形了。

以往,碍于陆路难走,所以征讨南越的事情总是一放再放,但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剑出巴蜀之地,绕道牂柯江,顺着牂柯江直达南越首都番禺,杀他们个出其不意,只要攻陷番禺,平定南越还不是指日可待?

唐蒙说干就干,很快把这个想法报告给了当时的皇帝,汉武帝刘彻。

皇帝听了唐蒙的想法,当然十分开心,几代前辈都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能在自己这一朝解决,自己在史书中又能留下一笔丰功伟绩。

但皇帝很快发现,唐蒙的计划固然很好,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这一切就是一场空谈。

什么问题呢?

夜郎自大的成语我们都听说过,意思就是说夜郎国虽然很小,但十分狂妄,不愿意跟汉朝合作,更不愿意臣服汉朝。

而唐蒙的计划则是要借道夜郎国,从夜郎国所控制的牂柯江流域上走水路进攻南越,如果夜郎不跟汉朝合作,不肯让汉朝军队在自己的地盘经停,那么整个计划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被唐蒙巧妙地解决了。

他亲自出使夜郎,又是送钱,又是送礼,把夜郎国的大小官员们哄得十分开心,期间,唐蒙表示我们打算在四川地区修一条特快道路到你们夜郎,一来方便咱们沟通,二来以后给你们送东西还方便一点。

想来夜郎国的官员们智商应该都不是很高,居然欢天喜地地表示同意,并且督促唐蒙要修就抓点紧,过了冬天土地坚硬,就不好施工了。

(夜郎国故址)

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无可厚非,夜郎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我们就是一个小国,你们大汉想收拾我们,不修公路也照样能把我们灭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既来之,则安之,只要给钱,随便你们怎么折腾。

夜郎国这么一同意,可算是把南越国给卖了。

汉武帝得知消息,立刻举全国之力,从四川宜宾到夜郎国之间,建设了一条“特快公路”,以供军队通行。

汉朝大军顺着这条公路蜂拥而至到了夜郎,然后纷纷在牂柯江上船,整装待发,打算玩个水上漂流,给南越国来个措手不及。

此时,差不多是元鼎五年,即公元前一一二年。

这一年,南越国爆发了一场十分严重的内乱。

南越皇位迭代更新,新上任的小皇帝赵兴是个亲汉派,寻思南越在外边独立这么多年了,也该重回大汉怀抱了,于是他照会大汉朝廷表明降意,汉朝当然十分兴高采烈,立刻派出使者前往南越,商谈友好投降事宜。

皇帝想要投降,但当时的南越丞相吕嘉却是个主战派,他一听说皇帝要投降,居然发动兵变,别说汉朝派来的使者,就连小皇帝本人也被他给杀死了。

赵兴一死,吕嘉又推了一位赵氏皇族,赵德建为新王,继续负隅顽抗。

朋友们,汉武帝是谁?

(汉武帝刘彻 画像)

他不是文景那种好脾气好商量的皇帝,一听说自己派去的使者被杀,火冒三丈,立刻决定,兵分五路,讨伐南越。

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婶子也忍不了了!

这五路兵马,一路由将军路博德统领,从湖南长沙出发,一路由都尉杨仆统领,由江西南昌出发,余下两路则是从广西境内广泛募兵,从桂林附近出发,而最后一路杀手锏,则是唐蒙所带领的水上部队。

之所以说是杀手锏,是因为前四路部队走的仍然是以前蜿蜒复杂的老路,行军速度缓慢,一时半会难以抵达。

而唐蒙带领的水上部队,弹指之间就能抵达南越,实在是奇袭之师。

五路部队同日出发,但结果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唐蒙的部队刚刚整装待发,战船还没等行驶上一海里,前线就传来了南越已经被攻灭的消息。

唐蒙蒙了。

怎么回事儿?这天底下居然有人比我还快?

攻灭南越的人倒也不是别人,正是从长沙出发的路博德。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西汉时期将领。

这位年轻的骁骑大将实在是太能打了,用兵如神,千里奔袭,几代人花了十几年都走不通的陆路,居然硬生生的被他走了一年就到了。

路博德全军奔袭,很快攻下了南越,南越末帝赵德建和丞相吕嘉身死,全军凯旋,岭南一统。

(路博德 雕像)

长安百姓们十分开心,汉武帝刘彻也十分开心,但唐蒙却不是很开心。

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开拓了这么一条水路,又是打探消息,又是拜访夜郎,又是修建道路,又是建造战船,现在倒好,全都用不了上了。

唐蒙憋着一肚子气,突然想起西南一带,像夜郎国这样的小国还有十多个,这些小国向来跟汉朝不太对付,时常忤逆朝廷的旨意,那干脆,我也别白来了,我把你们都灭了吧。

结果全程旁观的这些西南夷的小国可算是遭了殃了,他们本来饶有兴致的搬着板凳,磕着瓜子,想要看一出汉军诛灭南越的好戏,看着看着却突然发现,汉军开始调转矛头,收拾自己。

坐着也躺枪,实在是滑稽。

最后,再让我们用宏观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历史。

南越一灭,汉朝的势力再度扩大,西南夷也成了汉军的主要收拾对象。

到了公元前二十七年,即河平二年,汉朝正式达到了四海平定,八方拜服——因为就连当初跟汉朝搞合作的夜郎国,也被汉朝给灭了。

而这一切的起源,竟然是一口咸鲜的蜀枸酱。

相关推荐

​“八拜之交”指的是历史上哪八个交情故事呢?

98

“八拜之交”指的是历史上哪八个交情故事呢? 我们常用“八拜之交”来说明交情的深厚。那为什么会是“八拜”呢?“八拜之交”指的是哪八拜呢?又是哪八种交情呢? “八拜之交...

​「西非漫谈」马里共和国历史概述

77

「西非漫谈」马里共和国历史概述 来源:环球网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西非研究中心团队,执笔人:PriscillaOwusu-Ansah(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非研究中心助理),译者:张海琳...

​《康熙王朝》亦史亦戏的经典历史神剧

69

《康熙王朝》亦史亦戏的经典历史神剧 岁月流转,光华隐现,经典并未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出人们的视野!二十一年前一部 《康熙王朝》 凭借精彩纷呈的剧情与戏骨们的精湛演技,创...

​对秦国有大功的商鞅,最后为何车裂而死?

89

对秦国有大功的商鞅,最后为何车裂而死? 商鞅,卫国国君后裔,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

​北汉皇帝五代十国中最英明的皇帝

​北汉皇帝五代十国中最英明的皇帝

194

北汉皇帝五代十国中最英明的皇帝 五代十国是指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同时,在这五个朝代之外...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何逃过一死?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何逃过一死?

191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何逃过一死?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为何逃过一死?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不久,便发动政变诛杀太平公主的党羽...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处置当年的地主刘德呢?

148

朱元璋称帝后,如何处置当年的地主刘德呢?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戎马15年,力挫群雄、驱逐蒙元鞑虏后于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洪武大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