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问题引发的骚动,二战时美国的英雄们,险些成为“叛国者”
1945 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宣告结束。
当胜利日到来之后,对于成千上万的美军士兵来说,此刻他们成为了胜利者和英雄。但是,他们更关注的是何时能脱下军装顺利回家,而且最好是在圣诞节前。但美国军方面临的问题是,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美国在全球部署了近760万军队,想要将他们全部送回国,即便用最快的速度也需要四个多月的时间。但问题是,华盛顿政客们的不作为和慵懒,以及所谓外部势力的挑唆,险些闹成大祸,而这些战争中的胜利者和幸存者们,则险些成为这场闹剧的“牺牲品”。
1946年10月2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勒顿市,二战退伍军人与参加过美西战争和一战的老兵们一起庆祝战争结束
因为从胜利日到1946年1月,在五个月的时间里,难以计数的,等待退役和美国军人,在世界各地走上街头,抗议超期服役和延迟退伍。这些士兵不仅举着各式各样的标语牌上街游行,而且在日常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违纪和违抗军令的现象。据历史学家R.奥尔顿·李(Alton Lee)于1966年12月所著的《1946年陆军‘叛变’》一文(发表在《美国历史杂志》上)可知,当时华盛顿政客们已经给这些战争中的英雄们扣上了“叛变”帽子。
陆军部使用积分系统
其实,美军的“复员计划”早在盟军宣布胜利之前就已经开始实施了。
早在1944年9月,即德国投降前的八个月,美国陆军部宣布,士兵将根据服役年限、海外部署、战斗职责和父母身份等不同的项目来换算积分,然后根据积分情况来安排相关退役的事情。根据当时的情况,得分在85分以上的士兵享有优先回家的权利,而女性军人需要的分数相对少一些。绝对大多数士兵们认为这个制度是公平的,美国公众也是如此认为的。而且,随着官兵们思乡之情日渐浓重,美军高层还将原定的85分标准降低到了50分。
1945年7月26日,“艾肯·胜利”号运兵船运载着1958名美军士兵从欧洲抵达波士顿
尽管制定了一套大众认可的评分制度,而所谓的评级系统看上去也是公平透明的,甚至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但它隐藏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即便是士兵拥有足够的积分,符合退役回家的资格,也不意味着他们能够顺利回家,因为当时的美国政府缺乏足够的船只。虽然从1945年8月开始至1946年1月,美国军方日夜不停的将退伍士兵运送回国,在5个月的时间里已经运送了300万人,其中仅12月就运送了近100万人。
但是这样的速度依然无法解决美国士兵急切回家的心情,用当时《纽约时报》的说法就是,士兵们“近乎精神病态”地渴望被遣返。同时,在美国国内军人家属也子热切期盼,希望自己的亲人能早日归来。于是,在世界各地的美国军人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给华盛顿施压,要求他们加快退伍复员的速度,以及快速运送的能力。同时,美国国内出现了超过200个由军人妻子组成的“带爸爸回家”团体向华盛顿的代表组织了一次写信活动。他们发送了孩子的照片,随后又发送了数百双婴儿鞋,上面贴着“请带回我爸爸”的字样。
1945年12月,参加“魔毯行动”的“企业”号机库里装满了密密麻麻的归国士兵
为了给民主党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就子在日本投降数周之后,共和党籍的女议员克莱尔·布斯·卢斯就开始对外宣称,议员们“承受着来自军人及其家人的持续巨大压力”,所以要把 “把男孩带回家”视为新的战斗口号。结果就在国内外压力不断增加之时,美国在1946年1月,任命了新的作战部长罗伯特·L·帕特森在太平洋地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于积分退役制度的运作方式几乎毫不了解。这震惊了美国大兵并被广泛报道,更加深了原本的矛盾。
毕竟,在此前不久,整个退伍兵的抗议活动刚刚达到高潮。
抗议活动在圣诞节当天达到顶峰
1945年12月,由于迟迟不能返回家乡,美国士兵们的情绪达到了崩溃的临界点。
恰在此时,一艘停泊在马尼拉的运输船的行程被取消。这个的消息迅速在退伍老兵人群中传播,到了圣诞节那天4000名退伍老兵举着横幅游菲律宾的美军军事总部进行抗议。其中的一张横幅甚至将当时美军在菲律宾的最高指挥官帕特森与日本指挥官和战犯山下智之相比较,因为他们都声称对自己的士兵在做什么“一无所知”。在接下来的三周里,抗议活动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叛乱”情绪。
美国航母内部已经加装到了5个铺位
在远东的马尼拉和东京,军队收发室的士兵制作了印有“没有船,没有选票”字样的橡皮图章,并确保所有发出的信件上都印有这个口号;在法兰克福,士兵们向驻欧洲美军司令约瑟夫·麦克纳尼将军的总部行进抗议,并高呼“我们要回家”;在法国,美国士兵沿着香榭丽舍大街游行,挥舞着镁光照明弹,高呼“我们想回家”,此外还有400人聚集在埃菲尔铁塔对面的特罗卡德罗广场;在伦敦至少有500名美军游行到克拉里奇酒店,要求会见正在伦敦执行亲善任务的埃莉诺·罗斯福。
这位前总统的遗孀会见了其中的一个代表团,并给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写信。在信中罗斯福富人强调,士兵们的不满是由于不确定性和无聊,而“他们是好孩子,但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事情可做,他们就会遇到麻烦。这就是男孩子的天性”。当然,作为美国著名的政治人物,罗斯福夫人还是敏锐的感觉到,如果不妥善处理相关运输的事情,事态恐怕会进一步扩大。
真到了那个时候,是否会变得不可收拾呢?只不过,历史没有给人们进一步观察的机会,就将问题解决了。
解决问题一切恢复
在涉及美国军人退伍回国的问题上,由于美国政府处理不当,确实影响了士兵和平民的士气。
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波茨敦市,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卡尔·斯帕茨将军正在参加欢迎海外军人回家的仪式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登上回国的船只,所谓的“叛乱”也逐渐平息。到了1946年3月,那些曾经的不满和抱怨都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正如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1945年8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无论(我们)制定什么样的(复员)计划,都会有人不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