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当行和调剂行重新开张带来的思考
年后聊聊经济吧。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曾经销声匿迹多时的典当行(或者调剂行)又在小区门口悄悄地开张了。晚上那个大大的"當"字在红色霓虹灯照映下触目惊心。
这到底是典当行还是调剂行呢?
其实典当和调剂是二种不同性质的经营方法,是不同的概念。通俗地说,典当是用物品向当铺抵押借钱,需要在约定期内支付当金利息,是向非银行机构借贷的特殊融资方式。而调剂是将物品委托给店铺出售,一般低于市场价,并支付一定的费用的一种商业形式。
典当物品有以下几大类:1黄金、钻石、名表等珠宝首饰。2房地产类不动产。3机动车。4股权、股票、存款单等财产权利。5大宗物资、机器设备等。调剂物品有:家用电器、衣服包包、烟酒日用品等,一般二手的,有全新的,也有使用过旧的物品。
2005年4月1日起实施的,由商务部和公安部发布的《典当管理方法》规定典当行需要具备:1典当行经营许可证。2典当特种行业许可证。3营业执照。调剂行只需具备营业执照。比较而言,典当行准入门槛高。于是一些调剂行便挂着"當"的旗号,超范围非法经营典当业务。
在人们的记忆中,典当行即"当铺",是旧社会穷困潦倒的人才会光临。那么典当行为什么又重现江湖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有人真的没钱了,不到走投无路,是不会愿意走进"当铺"的。
2这人借不到钱了。也许亲朋好友借遍了,大家都没钱。
3这人银行也去了,但也没有贷到款。
4有人对名表、珠宝、名牌包包等奢侈品不再痴迷了。当年重金购买,如今束之高阁。没什么用,不如放调剂行卖了,换几个钱急用。
5开家典当行或调剂行能赚钱。有需求,有市场,存在即合理。
从2022年春晚几个小品,讲的都是缺钱的故事,到小区门口典当行和调剂行重新开张,带给我们思考:
1市场经济活动中,典当行业已经重新成为一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的渠道;调剂行也成为人们将有价值的二手商品转让、转售的场所,犹如线下的"闲鱼",为人们线下交易提供便利。
2据了解,目前采用典当形式解决资金问题的多是中小微企业主。他们为什么不去正规的银行借贷呢?因为银行门槛高,且手续繁杂。典当行则方便、快捷。所以银行业如何创新思路,信贷业务如何急人所需,急企业所需,促进经济发展是个新课题,值得研究。
3典当行和调剂行必须合法经营,不能"挂羊头卖狗肉"。典当和调剂的物品必须提供合法的材料和证据,不能成为非法获得的分赃点。
4公安、工商等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定期对经营者教育培训。对非法经营者坚决予以取缔。
5最主要的还是发展经济,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共同富裕。
2022年新年过后可能面临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人们工作不好找,房子不好出租,实体店不好经营等等。但车贷和房贷可不能少一分。当然咱们也不可失去信心,年前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对新华社表示: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希望各级政府部门积极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引导人们坚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积极在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寻找新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