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任首相都是谁(日本为什么总是频繁更换首相)

日本历任首相都是谁(日本为什么总是频繁更换首相)

二战结束后,从1945年10月的“币原喜重郎内阁”到今天的“菅义伟内阁”,日本历经56任首相,先后出任首相者合计33人。

日本第44任(二战战后首任)首相币原喜重郎

从1989年至1998年的十年间,共有九人相继出任首相。其中,宇野宗佑与羽田孜的首相任期分别仅有69天与64天。

相当而言,佐藤荣作内阁(1964.11.9一1972.7.7)、中曾根康弘内阁(1982.11.27—1987.11.6)以及我们熟悉的小泉纯一郎内阁(2001.4.26—2006.9.26)和安倍晋三内阁(2012.12.26—2025.9.1),已经属于“超长待机”了。

佐藤荣作、中曾根康弘、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日本“换首相”如此频繁?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一、“日本特色”的议会内阁制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实行议会内阁制。其主要特征即“首相由国会选举产生,内阁对国会负责”,倘若内阁“失去了国会的信任,首相必须主动辞职”。因此,日本学者认为,保证内阁存续的必要条件,分别为“众议院的多数支持”和“执政党的支持”

在具体讨论日本内阁存续的问题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日本国会。日本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组成,众议院议员共465名,每届任期4年,首相有权解散众议院,举行大选;参议院议员共242名,每届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

明治时期的日本议会

根据日本宪法,首相经国会决议在国会议员中提名,众议院拥有最终决定权。因此,众议院选举在日本被称为“大选”或“总选举”,其结果决定着内阁的进退与首相的去留。

首先说说“众议院的多数支持”。实际上,其更准确的说法为“作为众议院多数派的执政党是否允许内阁存续”。一旦组阁的执政党丧失了多数派的支持或发生分裂,内阁就会面临信任危机。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日本政界一直流传着“若没有田中派的支持,谁都无法成为首相”的说法。譬如1982年组建的中曾根康弘内阁,一度被舆论嘲讽为“田中曾根内阁”;

我们比较熟悉的麻生太郎(2009年)与野田佳彦(2012年),均因为执政党在众议院选举中“败北”而“不得不辞职”。

麻生太郎与野田佳彦

其次,议会内阁制是以政党为核心来运转的。根据日本宪法,执政党要在国会中至少占据半数以上议席;倘若首相所属的执政党能够在大选中持续获胜,理论上其任期是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的。

实际上,执政党的党首原则上就是首相的“不二人选”。譬如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一直实行“总裁——首相一体制”。

要想出任内阁首相,必须先出任党首;要想连任内阁首相,就必须先连任党首。倘若首相在其党首任期届满之前辞职,新任首相(即党首继任者)的任期为前任首相的剩余任期。

譬如2010年6月2日,同为民主党党首的首相鸠山由纪夫宣布辞职。

两天后的6月4日,菅直人当选民主党新党首,并以压倒性的优势当选为第94任首相。但是按照日本宪法,其党首任期仅是“补足”前任党首两年任期中的剩余时间。因此,三个月后的9月17日,菅直人不得不再次参加党首选举,在获胜后才得以继续执政。

鸠山由纪夫和菅直人

另外,鉴于日本实行“两院均衡”的国会立法。因此,执政党一旦在参议院选举中败北,往往会导致身兼党首的首相以“引咎”辞职的方式来承担责任。譬如自民党在2007年的参议院选举中败北后,时任首相安倍晋三被迫辞职。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些年来,日本政界多次出现了“执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败北”,即执政党占据众议院过半数议席,而在野党占据参议院过半数议席的“扭曲国会”现象。

日本学者认为,“扭曲国会”尽管确保了众议院多数派支持,但未能确保法案成立所必需的参议院多数派支持。时间一长,很容易激发政局动荡不定、首相更迭频繁的现象。

日本国会参议院全体会议会场

一言概之,日本首相在任职期间,不仅需要经历众议院选举、党首选举与参议院选举的“三重”考验,还要考虑众议院提前解散的机制与党首剩余任期较短等情况。所以,日本首相更迭频繁也就在所难免、“顺理成章”了。

二、想做日本首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日本首相都是执政党的党首。首相选举的本质,是“派阀政治的结果”。纵观历任日本首相,他们的身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首相人选大多为派阀领袖

从1955-1993年的自民党连续执政期间,15名首相中仅有宇野宗佑和海部俊树不是派阀领袖。

尤其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初期的十余年间,自民党内的五大派阀领袖均以竞选首相为最终目标,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并相继出任首相,形成了所谓的“三角大福中(三木武夫、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福田赳夫、中曾根康弘)”之争。

三木武夫、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福田赳夫、中曾根康弘

1996年自民党重新执政以后:

在自民党所属的七名首相中,桥本龙太郎、小渊惠三、森喜朗、麻生太郎均以派阀领袖;

小泉纯一郎尽管主张“打破派阀”,以“无所属身份”参加竞选,但鉴于其在竞选前担任森(喜朗)派会长,因此在竞选乃至执政过程中,得到了森派的鼎力支持,是事实上的森派领袖;

至于福田康夫与安倍晋三,尽管不是派阀领袖,但都是党内主要派阀“清和政策研究会”所属的实力政治家,且二人的父亲福田赳夫与安倍晋太郎亦曾是该派阀领袖。

实际上,即便是在民主党执政期间(2009-2012年),鸠山由纪夫、菅直人至野田佳彦三任首相,均为党内派阀领袖。

1982年11月,安倍晋三(左)与时任外务大臣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右)在一起

综上所述,要想做日本首相,首先要成为执政党的派阀领袖。一言概之,派阀领袖是成功竞选首相的必要条件。

2) 派阀势力决定首相人选

在自民党执政时期,党首选举即“首相选举”。“国会上的首相指名选举,只不过是追认执政党党首为首相的仪式而已….唯有自民党总裁选举才是我国最高权力的产生过程”,“如果(派阀)无法产生总裁和总理,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尽管冷战后, “派阀的组织纪律束缚遭到削弱,非领袖的候选人也能参加竞选”,“自民党派阀控制总裁选举的力量在减弱”,派阀势力仍是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决定胜负的关键性力量。

少年时的安倍晋三给外祖父(日本前首相岸信介)庆祝生日

譬如在2012年9月26日举行的自民党总裁公选中,安倍晋三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141票(议员票54票,党员票87票),低于石破茂的199票(议员票34票,党员票165票);

但在全部由国会议员参加投票的“决选”中,安倍晋三获得108票,石破茂获得89票。最终,安倍依靠党内派阀势力的支持而胜出。

三、日本频繁“换首相”的几个原因

在日本,政治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与首相的“任免”有着密切关联。

在日本乃至在全球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事件,产生各种问题,之后就会发展到依据这些问题追究内阁和首相的政治责任,再强大的权力也无法事前全部预知和防止上述问题与追究政治责任事情的发生。”

纵观历届内阁首相更迭,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个人原因(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能力不足、身陷丑闻等)、政策主张(政策失误等)、党派纷争(包括党内争夺和党际对抗势力)等。

鸠山家族一度被称为日本的“肯尼迪家族”

1) 首相任期与经济增长呈正向关

在经济景气时期,日本首相更迭频率低,内阁长期执政。譬如2001-2006年,小泉纯一郎内阁长期执政五年零五个月(1979天),当时日本经济处于冷战后总体低迷中的“小阳春”阶段,“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还出现了长达73个月的战后最长、年均增长率为2%的低水平景气”。

相反,在经济停滞时期,日本首相更迭频率极高。

例如,1991-2001年,伴随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一蹶不振,长期陷入低迷,其间日本政界亦十年之内八次更换首相,相继有九人出任首相。

简而言之,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利于首相长期执政,反之则首相更迭频繁。

80年代的日本人,恨不得“买遍全世界”

同时,经济政策失误也是导致首相更迭的重要原因。譬如1997年4月1日起新消费税(税率由3%增至5%)的实施,不仅导致日本经济在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最终迫使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引咎辞职。

2) 首相任期与派阀抗争呈逆向关联

鉴于日本特色的派阀政治的存在,决定着首相必须具备良好的派阀操控能力。

党内派阀抗争越激烈,首相任期就越短;相反,派阀抗争越和缓,首相任期就越长。譬如佐藤荣作内阁执政期间,正值自民党内派阀领袖的世代交替期,无疑给了他“超长待机”的机会。

3) 首相任期与日美同盟呈正向关联

“日美同盟”是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国际战略支撑。也正是因为美国的支持,自民党才得以在日本国内长期实行资产阶级保守政治统治。譬如长期执政的中曾根康弘内阁与小泉纯一郎内阁,其共同点是“均采取了强化日美同盟”的施政方针。

实际上,自从二战结束后,不论哪一个政党上台,其内阁施政均难以摆脱日美同盟的框架束缚,美国的对日政策可以轻而易举地左右日本政局的稳定。

2016年12月20日,在日本首都东京,民众在日本最高法院外抗议一项涉及驻日美军基地的判决

4) 不容小觑的社会传媒号召力

在日本,社会传媒参与政治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包含并不局限于对政治事务的报道与评论、对政治家的采访与报道、对政治丑闻的揭露和连续报道等。

无论是执政党党首选举还是国会大选,社会传媒对选举过程的深入报道,很容易影响到最终的选举结果。因此,他们常被视为与立法、行政、司法并列的“第四权力”。

日本媒体报道政治新闻(混入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譬如2001年的自民党党首选举及小泉内阁的诞生,“经过大众媒体的通俗化、娱乐化传播,自民党内部的党首选举成为事实上的首相公选,小泉(纯一郎)成了最贴近民众的候选人”。

另外,民间社会传媒还通过定期公布“内阁支持率”,影响内阁的施政与存续。“从内阁支持率也可以了解国民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特别是近些年内阁或政权更迭能否赢得民心,首相政治生命与政策主张能否确立和延续,都在内阁支持率中有所反映。”

四、首相频繁更迭的利与弊

日本的首相更迭,大多是在以自民党为代表的执政党的长期执政框架下实现的。因此,尽管首相更迭频繁,但执政党并未发生轮换,基本是由执政党内部的实力政治家轮流担任首相一职。

日本学者认为,在“一党专政”的背景下,首相的适度更迭,有利于内外政策的理性调整,拓展其政策转换空间,有助于实现长期执政。

日本首相在自卫队中的旗帜

实际上,自1955年建党以来,自民党一直通过“一内阁一业绩”的首相更迭效益,逐步确立了长期执政地位。

譬如鸠山一郎内阁恢复日苏邦交、岸信介内阁修订《日美安全条约》、池田勇人内阁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佐藤荣作内阁收回冲绳,各内阁因其代表性业绩而各具特征。

但是,也有不少日本学者们认为,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后,缺乏“执政党轮换”的“政治不成熟”现象日渐体现了出来。

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体制使包括政党、理论家和知识分子的政治活力全部丧失,重要课题因此大大延后。或者说因省厅的对立、胶着,不断失去政策解决的时机”。

安倍家与麻生太郎家盘根错节的关系,划红线者皆任过首相一职

随着长期执政产生的体制弊端的不断累积,自民党于1993年一度失去了执政党地位。因此,他们在于1996年重夺执政党地位后,第一时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政策。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2006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日本内阁更迭频率频繁。先后有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六人出任首相,每届内阁存续也就一年左右。

因此,美国的日本问题专家戈登·弗莱克指出:“日本领导人频繁更换,使得华盛顿方面不再严肃对待任何一位日本首相,因为他们的任职时间没有多长。”

不过,自安倍晋三于2012年12月26日“梅开二度”,再度出任日本首相后,累计连续在任首相天数达到2799天,超越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成为连续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内阁

坦诚说,如此频繁地更换“国家领导人”,放在大多数国家,十有八九会吃不消。但从总体上看,日本的发展还是比较稳定的。可以猜测,带有“日本特色”的“频繁换首相”操作,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延续下去。

相关推荐

​南明政权仅存在十几年,为何出了四位皇帝?

173

南明政权仅存在十几年,为何出了四位皇帝? 南明 (1644年-1662年)是明朝京师北京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政权的合称,历时18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为何能当上皇后?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为何能当上皇后?

130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为何能当上皇后? 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为何能当上皇后?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前153年,七国之乱平定后不久,为了汉朝江山的稳固和传承...

​古代通房丫头为什么要在旁边

​古代通房丫头为什么要在旁边

129

古代通房丫头为什么要在旁边 古代通房丫头是古代中的一个陋习产生的,一般都是为了满足男主人的“生理需求”。当女主人不舒服的时候,通房丫头就会派上用场了。一般来说,通房...

​古时候的书信叫什么

​古时候的书信叫什么

60

古时候的书信叫什么 古时书函长约一尺,故名尺牍,亦称“尺素”“尺翰”“尺简”“尺纸”“尺书”,皆泛指书信。妻子给丈夫的书信,称为锦书、锦字;家人来往的书信,称为家书...

​古代和离是什么意思

​古代和离是什么意思

74

古代和离是什么意思 和离指古代离婚制度中的一种。古代离婚制度包括休妻和和离,而和离指按照以和为贵的原则,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而不单纯是丈夫的一纸休妻。“和离”始见于...

​蒋介石的五虎将是哪些人

​蒋介石的五虎将是哪些人

59

蒋介石的五虎将是哪些人 关于蒋介石的五虎上将,一只有多种说法,我还是取这五位,“刘峙、顾祝同、蒋鼎文、陈诚、卫立煌”,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蒋介石的五虎将是哪些人?接...

​古代对父母的尊称

​古代对父母的尊称

164

古代对父母的尊称 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椿萱、双亲、膝下。父母可单称为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古法黄金是纯金吗

​古法黄金是纯金吗

101

古法黄金是纯金吗 “古法黄金”和普通黄金首饰不同的点,主要就在于工艺。“古法”,说白了就是古代制作金银的技法。运用在黄金上,就是采用纯手工的方法对黄金进行精雕细琢。...

​协和医院百年历史名不虚传

​协和医院百年历史名不虚传

179

协和医院百年历史名不虚传 不论是医疗水平还是就诊环境,协和医院百年历史的积累果然是国内顶尖水平的。现在协和医院分为了东西两院,虽然不是同一个院区,但是水平依旧很好很...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介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单介绍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介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单介绍

57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介 四面楚歌的故事简单介绍 1、四面楚歌的故事关于项羽以及刘邦,相传项羽被刘邦带领的军队困在垓下,没有粮食的支撑,士兵也越来越少,夜里包围他的军队唱起...

​披荆斩棘的故事

​披荆斩棘的故事

163

披荆斩棘的故事 披荆斩棘一词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冯异传》中。 公元23年,刘秀南下征讨王郎,到达饶阳一带时,军中粮草殆尽。冯异想尽办法,解决了粮草问题,深得刘...

​最低调的开国皇帝

​最低调的开国皇帝

129

最低调的开国皇帝 史上最低调的开国皇帝 自古以来,多数的皇帝在继位之后都是身份的高调,恨不得马上让天下人都知道,不仅是自己登了皇位,更是要显摆出自己治国的才能,但是...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83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提到成吉思汗,他的一生可谓是在战争中度过,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无数,娶妻自然也是不少,当时的成吉思汗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首...

​吴下阿蒙的故事是什么

​吴下阿蒙的故事是什么

151

吴下阿蒙的故事是什么 吴下阿蒙一词出自《资治通鉴》的第六十六卷《孙权劝学》,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 早年,孙权一直劝说吕蒙要多学习知识,吕蒙都以...

​孟达是谁

​孟达是谁

78

孟达是谁 孟达,字子度,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又因其多次易主,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第二个吕布。 建安初年,军阀混战,孟达与法正在刘璋手下为官。刘备入蜀后,孟达又...

​杨玉环嫁给了唐玄宗

​杨玉环嫁给了唐玄宗

87

杨玉环嫁给了唐玄宗 杨玉环嫁给了唐玄宗 原先的杨玉环并不是唐玄宗的妃子,而是唐玄宗儿子李瑁的妃子,那时候的唐玄宗还是一心宠爱着武惠妃,但是后来出了意外,武惠妃离世了...

​慈禧有多骄奢淫逸?

​慈禧有多骄奢淫逸?

198

慈禧有多骄奢淫逸? 慈禧的生活有多奢靡 说到慈禧,那可是真是清朝灭亡的元凶之一,因为她的独揽大权50余年,并且骄奢的行为作风导致清朝末年的皇宫国库大空,根本没有余力来抵...